引子:破格的十年
1970年2月,福州军区步兵学校机要队毕业的我,被分配到254团6连任第五班长。未曾想,至1979年12月,我已提升为253团团长。十年间,从班长到团长,在当年干部普遍“老成持重”的部队里,这速度堪称“破格”。
初识254:新团新气象
254团是85师组建时由几个独立营合编而成,干部多从253团等单位调入。时任团长刘友法(原253团副政委)、政委牛德宽(原福州军区组织部‘组织处长),两位主官作风硬朗、团结一心。
他们到任后,团里风气为之一新,干部积极性空前高涨。我后来的成长,深深得益于他们对年轻干部的格外青睐与悉心培养。整个机关,也充盈着和谐、风正、务实的气息。
“鸭司令”轶事:意外的插曲
提排长的命令迟迟未下,连队已养了一群鸭子。副连长一句“怕你闲着”,我便成了两个月的“鸭司令”。每日赶鸭入稻田,树下读书,倒也清闲自在
一次放鸭,偶见山沟干涸小池,灵机一动,次日清晨便带着两名战士排干池水,竟收获半桶活蹦乱跳的山鲫鱼!更巧的是,归途中遇师政委夏承祖驱车经过。首长喜爱这山野鲜味,我自然分文不取,双手奉上。这段“鸭司令”时光,轻松愉快,成了提干前一份独特的纪念。
生死考验:团长的担当
营房重建,我带领全排负责炮连伙房施工。一名江苏籍战士不慎从二层脚手架(约2米高)跌落,虽经我紧急输血400CC抢救,终因跌落时不幸撞上水泥桶尖角导致肝脏破裂,伤重不治。重大事故,震动师团。我内心惶恐,等待严厉处分。
翌日,刘友发团长亲率工作组抵达现场。我呈上当日分工名单,说明该战士因反应稍慢,通常只安排地面作业,当日因人手不足才临时调上二层传递水泥桶。本不高的跌落,却因极其巧合的角度撞击要害,实属意外。

刘团长仔细核查名单,询问施工队和其他战士,最终确认:**非人为责任事故**。处理结果令人动容:我不仅未受处分,反因“积极献血,全力施救”受到通报表扬。刘团长深入一线、实事求是、明辨是非、保护干部的担当,让我刻骨铭心。这,就是共产党人的作风!
破格提拔:无声的信任
任二连副指导员仅四个月,一日下午,营部通信员忽传通知:“明早九点,团政治部,师首长找你谈话。”毫无征兆,一头雾水。连长猜测或许是汇报学习“老三篇”心得(当时师机关正抓试点)。我连夜准备提纲。
翌日到团部,见牛德宽政委正陪师长夏承祖政委交谈。敬礼报告后,牛政委第一句话便如惊雷:“经组织考察,师党委决定,你任一营营长。今天夏政委亲自找你谈话……”
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!任职副指导员才四个月,营里刚研究让我接任指导员……这跨越式的提拔,在当时的部队,却显得如此“平常”。
时代的风气:纯粹与信任
那个年代,干部任用全然由组织考量:
* **无“跑官要官”**:个人无需钻营,更不知“关系”为何物。
* **破“论资排辈”**:只看德才表现,不论入伍早晚、资历深浅(营里当时:营部书记与我同龄;教导员是58年老兵;两位副营长,一位是47年解放战士,一位是57年海防部队调来的)。
* **无“亲疏之别”**:一切出于公心,唯才是举。
我就这样在营班子中,“战战兢兢”地干了两年半。1976年,在福州军区军政干校学习期间,又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,被提升为254团团参谋长。
今日回望,我深知当年的晋升,并非因功勋卓著或能力超群,更非因任何“运作”。我始终恪守本分:**从未踏入领导私宅,从未以任何名义赠送礼品**。
刘团长、牛政委的关爱,纯粹源于工作,源于他们作为老党员、老领导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后辈的责任,是他们身上**老八路作风**的自然流淌——实事求是、光明磊落、任人唯贤、心底无私。
前些年拜访已离休的刘团长、牛政委于福州军干所,我道出深藏多年的感激。他们听后哈哈大笑:“这是军队老传统、老作风,是当年正常现象……”这轻描淡写的“正常”,蕴含了多么厚重的政治内涵!
反观后来军中一度滋生的腐败与“买官卖官”歪风,令人扼腕叹息。
结语:不灭的光辉
刘友发团长、牛德宽政委的作风,正是共产党人崇高品质的生动缩影。他们是真正的“老八路”、“老党员”:
* 坚守着**老传统**——实事求是,光明磊落。
* 秉持着**老作风**——官兵一致,唯才是举。
* 闪耀着**老光辉**——信仰如磐,初心如炬。
他们的身影,如同穿越时空的星辰,永远昭示着:**真正的伟大,在于纯粹的公心与无声的担当。这,就是共产党人的力量与荣光!**
编辑:毛 秘《白浪情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