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情怀

八一情怀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八一情怀

我的“八一”

来源:周根保 日期:2025-08-01

作者:周根保

      在英雄城的血色霞光里浸染数十春秋,毗邻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办公,对“八一”二字的认知早已升华为浸透骨髓的精神图腾。

      当八一大道的梧桐叶筛落晨曦,军装左襟的“八一”徽章总在光晕中泛起历史的层叠影像——贺龙指挥部斑驳弹痕透出的血色,叶挺独立团舆图皱褶沉淀的铁色,以及万千凝固在时空中的年轻生命原色。

      赣江水养育的农家儿,犹记一九六五年七月那个雾霭迷离的清晨,将沾着湖泥的蓑衣挂上土墙,把泛着新布气息的65式军装穿成第二层肌肤。七次换装的布料从的确良迭代到数码迷彩,唯有军帽红星与肩章金穗流淌的赤诚,在三十六载岁月里恒久滚烫。

      三十六轮寒暑交替,军衔从战士至大校,《八一起义进行曲》始终是血脉里澎湃的节拍。夤夜研读《星火燎原》,粟裕将军在三河坝断后时紧握的驳壳枪,朱德扁担上凝结的盐霜,化作浇铸理想信念的钢水。

      初中毕业的放牛娃能登临国防大学进修,能在98南昌防洪时,指挥钢铁长城坚守大堤,盖因南昌城头那簇划破暗夜的政治火星,始终是北斗般指引信仰航程的恒星。

      最是难忘一九九七年仲夏,陪同迟浩田将军重访起义纪念馆,夕阳将老将军抚触汉阳造的身影,拓印在周恩来铜版地图上的场景,恍若革命火种代际传递的仪式。

      任253团团长的八一年深秋,肖克将军视察战术演练区的情景依然刻骨。水塔高地伪装网下,八旬老将举起望远镜的刹那,湘江战役弹痕在袖口惊鸿一现,深秋的寒意顷刻凝结为肃穆。当沙盘前那句“此处火力须令敌步履维艰”掷地有声,朝阳穿透薄雾,在官兵钢盔上折射出信仰的多棱光谱。

      而七三年初任营长时,皮定均司令两度视察更成永恒教材:首次突检直插炊事班,盯着泔水桶断言“此乃战力镜像”;二次验收看着整饬一新的营区,指着重修的训练场:“此处安放着八一起义的作风密码”。

      这些渗入历史岩层的红色基因,经由将帅们踏过焦土的军靴,融为永不断裂的传承链条。

 

      何谓真正的“八一”魂魄?九八洪峰中:将军纵身跃入漩涡的身影比列兵更快;汶川废墟里大校用脊梁顶起预制板时的吼声盖过余震;海拔五千三百米的雪线之上,连长十年描红的军徽永葆鲜艳。

      这些用作战靴丈量国土、用迷彩服擦拭界碑的身影,正将“听党指挥”写入信息化芯片,把“敢打必胜”锻入战机的钛合金骨骼。

      解甲二十春秋,尽淬八一起义研究会的青铜方鼎。考证中央政治局1927年紧急会议记录,勘测叶挺指挥部至江西大旅社的精确步数,还原范荩中弹倒地的历史帧率,在触摸军魂熔点的过程中惊觉:

      强军之道在于蔡申熙烈士挺进潮汕的决然,在方志敏面对劝降的嗤笑,在杨靖宇胃中草根承载的家国至味……

      当起义军南征路上遗落的将星领章,映照出今日某些腐坏肩章的锈色,更懂守护初心的雷霆之重。

      新时代强军号角里,“八一”魂魄在科技锋刃上重生。联合作战数字沙盘上红蓝轨迹交织,恰似起义军南征路线的量子态复现;量子通信保密钮闪烁的赤光,分明叠印着三湾改编的星火轨迹。

      如今整肃“五多”积弊,正如当年攻打藩台衙门般摧枯拉朽,令每份作战方案都如朱德《怎样创造铁的红军》手稿力透纸背。

      值此军旗漫卷时节,我们比任何时刻都明晰:政治建军须以古田会议炉火淬炼思想,以上甘岭标准构筑精神防线。当错误思潮暗流汹涌,当以周恩来松柏巷战前动员的雷霆之势廓清迷雾。

     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,就是要让每份文件浸透“红米饭南瓜汤”的本味,让每项决议翻涌“龙源口大捷”的气血。

      同志们!天幕流转,北斗第五十五星掠过滕王阁檐角——这分明是起义信号弹在数字时代的苍穹重现。

 

      让我们高擎热血浸染的战旗,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,以“突破湘江”的胆魄深化改革,用“飞夺泸定”的锐气开新图强,让智慧军营的虹膜识别与老班长的铜哨共谱强军乐章,令隐形战机的涡流与起义军号角共振于九霄!

(图片来自网络,致谢原作者)

 

编辑:毛 秘《白浪情》

Copyright 2011-2019 by www.nc81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 地址:南昌八一大道418号电话:0791-86239870
联系及投稿电子邮箱:luntan81@163.com赣ICP备19000874号-1 技术支持 格网科技 浏览量:13196041